“自從有了甘再水電站,大的洪水災害再也沒有出現過。”又是一年雨季來臨,柬埔寨貢布省貢布市馬龍村村民艾特心里卻很踏實。這座中國電建海外投資的開山之作、中國企業第一個以BOT方式投資開發的境外水電項目,成為中國電建踐行國家“走出去”戰略、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的一枚閃亮坐標。
而作為中國電建旗下專業從事海外投資業務的法人主體,電建海投公司沿著“一帶一路”已走過了10年的發展歷程,形成了以投資引領編隊出海、集群發展的重要平臺,取得了一系列實打實、沉甸甸的建設成果。
波瀾壯闊,氣象萬千。“迎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投身‘一帶一路’廣闊天地,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前進方向,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堅定集團戰略導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電建海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盛玉明說。
追求卓越,凸顯競爭優勢
6月18日,波黑伊沃維克84兆瓦風電項目升壓站破土動工,這標志著中國電建在歐洲首個新能源投資項目、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成果清單首個落地新能源項目,正式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成為中國電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成果。
早在2019年,面對世界能源發展趨勢,電建海投公司便將關注目光聚焦海外新能源市場。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全面展開,該公司堅持重點突破、多點開花,積極搶抓“雙碳”目標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海外投資機遇,波黑伊沃維克、緬甸中部光伏群等新能源項目陸續落地實施。
海外投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開發、融資、建設、運營,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電力建設設計商和承包商,中國電建具備設計、監理、施工、制造、運維等全產業鏈,發揮“投建營”一體化優勢,這為電建海投公司逐夢海外增添了最大的底氣和砝碼。
在此基礎上,電建海投公司主動探索、遵循海外電力能源投資規律,積極對接國際規則標準,逐步形成適應國際要求、具有電建特色、促進業務增長的發展路徑、管理思想、管控模式、管理體系。
從錘煉投資開發、項目融資、建設管理、運營管理、資源整合、風險管控等6種核心能力,到創新實踐“鐵三角”管理模式、 “四位一體”“兩位一體”組織管控模式,從項目全生命周期“6655核心要素”管控理念,再到“介入式、穿透式、下沉式”服務管理,讓電建海投公司“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凸顯。
10年來,“投建營”一體化走出去的電建海投公司,目前共有18個投產及在建項目,項目總裝機533.35萬千瓦,在以海外投資帶動業務拓展和產業升級的同時,投資建成了巴基斯坦卡西姆、老撾南歐江等一批國際影響大、產業帶動強的標志性項目,成為中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桿,不斷在國際舞臺上樹電建形象,展現央企實力,打造中國樣板。
正是得益于中國電建海外投資項目的不斷落地,許多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工業化水平有效提升,經濟韌性持續增強,也有力促進了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設備、中國文化融入國際經濟生態圈。
善作善成,實現持續發展
在老撾古都瑯勃拉邦的郊區的一片柚木林里,中國電建南歐江運維中心就坐落于此。“今年,是老撾南歐江全流域電站投產后聯合調度的第一年,也是老撾區域電力一體化的首個完整年,南歐江的7座電站和南俄河的1座電站,共同形成‘八站一中心’模式,較去年同期發電量增長了300%以上。”已在運維中心工作了8年多的老籍員工艾力克欣喜地說。
隨著投產項目的逐步增多,對于有著25-40年運營期的海外投資項目,如何能實現與項目所在國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電建海投公司關注的重點。
為此,電建海投公司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充分發揮能源類項目投資大、周期長、資源廣等特點,致力于本土化經營,努力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實現攜手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