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黎巴嫩總理米卡提參觀首都貝魯特附近的中國援助黎巴嫩國家高等音樂學院項目,感謝中國政府在多方面給予黎巴嫩的幫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主線,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奮發有為之精神于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新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營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得到顯著提升,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一、以元首外交為戰略統領,有力引領世界格局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將習近平總書記重大外交議程和國家重要主場外交活動作為依托,全面引領對外工作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了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和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等全球治理多邊機制的元首會晤;主持了2022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亞太經合組織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海亞信峰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深入闡述中國主張,廣泛凝聚各方對推動世界和平、發展與穩定的共識,有力引領世界格局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從高頻度出訪和接待來訪、雙邊多邊緊密結合,到疫情蔓延情況下同100余位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進行線下線上會談會見、互通電話、互致電函,習近平總書記與各國領導人進行深入戰略溝通,為新時代中國同各國關系的發展領航定向,為推動國際社會團結抗疫注入強勁動力,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理解支持,在國際事務中留下了鮮明的中國印記。
二、認真貫徹人民中心理念和外交為民宗旨,切實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隨著全球化的深化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向海外的數量快速增長,保護海外公民、法人安全和合法權益的任務越來越繁重。中國外交不斷完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切實保障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海外安全與合法權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海外出行和干事創業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讓他們享有中國公民應有的地位與尊嚴。近年來,中國已同147個國家締結互免簽證協定,持普通護照的公民免簽或落地簽目的地達73個,處理領事保護案件數十萬起。特別是在疫情全球肆虐形勢下,中國政府及時組織救治不幸染疫的海外公民,2020年向海外留學生發放120多萬份“健康包”,向100多個國家的僑胞送去各類緊急防疫物資,切實把黨的溫暖傳遞到海外公民和僑胞手中。
三、堅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10年來,中國遭遇的外部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面對國際局勢急劇變化,中國外交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以正確的戰略策略牢牢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構筑起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的堅固防線,進行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打開外交事業發展新天地。特別是在涉臺、涉港、涉疆、涉藏、涉海、涉邊、人權等重大問題上展現出堅強意志和決心,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堅決防范和遏制任何外部勢力對中國內部事務的任何干預挑釁。在國際關系和抗疫合作中,堅決反對陣營對抗、強權政治和冷戰思維,揭批各種將疫情政治化、標簽化、污名化企圖,抵制一切人為制造分裂對立的做法,回擊任何脫鉤斷鏈和極限施壓的行徑。中國外交以堅定立場和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任何國家都不要幻想中國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展現了中國人民的自信自立自強、志氣骨氣底氣。
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引領時代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光輝旗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球善治的中國方案,也是面對時代之問給出的中國答案。面對全球性風險挑戰,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人類整體命運與利益休戚與共,倡導各國人民同心協力,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指明了方向。中國外交堅持弘揚和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匯聚世界各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從雙邊多邊層面、地區范圍維度和全球問題領域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積極參與重大傳染病防控國際合作,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疫情,堅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以實際行動推動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
下一篇:望京博格的養老投資規劃